上海合作组织(上合组织),全名为上海合作组织,成立于2001年,最初是由中国和俄罗斯主导,联合中亚一些国家共同打造的一个主要以安全合作为核心的平台。初期,成员国包括中国、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,组织的重点是反恐、边境稳定等地区安全问题。当时,俄罗斯在组织中相当活跃,积极推动上合的扩展和发展。然而金风资本,到了2017年,组织迎来了第二次扩员,俄罗斯坚持要把印度纳入其中。如今看来,这一决策俄罗斯无疑感到深深后悔,因为印度的加入不仅未能帮助俄罗斯,反而在多方面与俄罗斯的意图背道而驰,使得组织运作变得愈加复杂。 俄罗斯认为,在上合组织中,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,特别是在中亚地区。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推动得如火如荼,俄罗斯对此感到有些坐不住,想找到某种平衡手段。印度在当时是俄罗斯的老伙伴,购买了大量俄罗斯武器,并且在能源领域有一定的合作关系。因此,俄罗斯希望借助印度的加入来分担中国的影响力。2015年,普京在乌法峰会期间提议扩大组织规模,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可能的成员对象。但俄罗斯特别倾向于邀请印度,因为印度不仅经济体量庞大,能够为组织带来更多的分量,还能为中亚国家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。俄罗斯的战略意图是通过引入印度来平衡中国的影响力,避免上合组织沦为中国的一家之言。最终,2016年在塔什干峰会上签署了相关备忘录,2017年在阿斯塔纳峰会正式接纳印度。俄罗斯当时还觉得这是一个成功的决策,认为可以借此来制衡中国,顺带改善与印度的双边关系。 然而,印度的表现完全出乎俄罗斯的预料。印度在上合组织中的角色从一开始就显得有些尴尬,它希望利用这个平台加强与中亚的联系,但又不愿过多接触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。印度智库“观察者研究基金会”的艾贾兹·瓦尼曾写过一篇文章,指出印度加入上合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平衡中国和俄罗斯的影响,而不是单纯为了支持俄罗斯。事实上,印度不仅对中国持批评态度,对于俄罗斯提出的建议也时常表示反对。 近年来,印度在上合组织中的表现愈加显得不合群。2023年的新德里峰会,印度将会议形式改为虚拟召开,未能让各国领导人面对面交流,俄罗斯显然对此不满,因为普京本希望借此机会加强安全合作。然而,印度不仅反对中巴经济走廊,声称该项目涉及领土争议,还直接在视频会议上表达了自己的立场,试图凸显其存在感。此外,俄罗斯本希望通过上合推动更多的军事合作,但印度一票否决,利用上合成员平等的原则阻止了俄罗斯的计划。面对印度的阻挠,俄罗斯束手无策,只能干瞪眼。
展开剩余28%发布于:天津市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