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大家注意没有,发现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:大街小巷中,30万的车越来越多真牛所,但能真正拿出30万存款的人,少之又少。
这是为嘛?一句话,好面子。
中国人素来好面子,君不见,有人买二手豪车充面子,有人一旦手上有几个钱就想买车,更多的人则选择借钱或贷款买车,把平常开得很少的车停在家里,然后节衣缩食、勒紧裤腰带还账。
可以这么说,不少中产甚至低层家庭,都在炫富,也在装富。
别以为开上了车,就有面子,就能赢得尊重,其实也就一时半会的虚荣心而已。一切归于平静之后,他过的是捆绑的生活、捆绑的人生。
现在,只要打开手机,什么页面都是借款的链接,没有不敢放款的平台;只要打开手机,信息天天轰炸,几十万上百万,分分钟都能借到。
想当年,找银行借几千块钱,还得找熟人关系。现在借钱真牛所,就看你胆子大不大。
买车也一样,三十万的车,签字就能开走,不怕你不还。但对于三十万的存款来说,那就太难了,估计很多人一辈子都攒不下这个数字。
这个三十万,不是说这家资产,是说拿得出来的现金三十万。现在一般的家庭,车子房子什么的加起来,几百万还是有的。但要真拿出三十万的流动资金,估计真没几个人。
在以前,我们都说西方人都喜欢超前消费。哪晓得,才改革开放多少年,我们大多数家庭都过上了超前消费的日子,有几个家庭不是动辄几十上百万的贷款背着,沉重地生活,顽强地活着。
这应该也算是西方消费理念的一种入侵吧。
这种透支消费,表面上看是某种享受,其实是一种冒险。这种冒险,让越来越多人、越来越多的家庭背负着房贷、车贷、买包、信用卡……这样的生活,看似什么都有,其实心里虚得很,因为存款寥寥,心里没底。
这种情况真牛所,一旦遇到点急事,这种假富足可能瞬间崩塌。
网上有一个报道,有一个女孩,工作白领高端,生活养尊处优,各种高消费,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。但其家人相继患病入院,在这种情况下,她竟然拿不出应急的几万块钱出来,因为她虽说工资不低,但她差不多就是个月光族,收入全部在支撑她的高消费……
这事对她打击挺大的,也让她重新审视起了残酷的生活。
钱,本该是我们的底气,不应该是装点面子地工具。如果消费超出了能力,除了带来一时的风光外,留下的可能是一地的鸡毛。
并非一味地省钱,而是要有个度,正常的消费不可或缺,但超过承受范围的,那就叫挥霍。一个真正会花钱的人,一定是将钱用在刀刃上,一定是让钱为他服务,而不是成为钱的奴隶。
假如你有一百块,该怎么管理它,可能有些人会是有一百就花一百,今朝有酒今朝醉。而正确的消费观应该就是有计划、有尺度,按比率,一部分日常开支,一部分存着备用。
只有这样,才能做到家中有粮、心中不慌;才能做到未雨绸缪、细水长流。
要知道,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,其财务上的平静,远远胜过表面的文章和外在的喧嚣。
一时开车兜风,固然一时潇洒,但当机会或危机来临,只有你钱包厚才是硬道理。
所以,不要只羡慕街上那些好车,你可能只是看到了其光鲜的外表,其实车标的背后,可能是一家人省吃俭用的尴尬生活,更可能是一个人疯狂加班的咬牙还债。
因此,三十万的车,除了一时的快|感外,给不了你安全感,但三十万的存款,却可以。
换做是你,你会如何选择?可笑的是,很多人都选择了前者!
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